日本眼里的中國軍力水平到底如何,7月22日,日本防衛省發布新一年度防衛白皮書,對此進行了說明并對所謂“安全威脅”作出回應。不知道是情報工作搞得太差勁,還是故意保留了空間以炒作“中國威脅論”,日本這份白皮書中提到的中國軍力明顯縮水。比如解放軍擁有的4-5代機總數不過1270架,其中殲-15和殲-20各自裝備了50架,核武庫方面預計2027年才會擁有700枚核彈頭。當然按照日本的評估,不論以什么方式計算,反正中國軍力對比日本占絕對優勢,那么讓我們看看這兩款主力到底達到什么程度。
中國軍力報道
中國軍力建設情況有目共睹,近二十年以來可以用跨越式發展來形容,從彌補歷史欠賬到不斷創新裝備各種新銳武器。涵蓋了三軍幾乎所有主力裝備,其中空軍以殲-20隱形戰斗機勇奪世界前二,從至少落后二代到直接引領世界航空發展趨勢。海軍更是以055型萬噸大驅、033型電磁彈射航母同樣進入世界前二,從同一水平找對手除了美國之外確實很難找到第二家。
殲-20作為國產第一款隱形戰斗機,也是全球第三款隱形五代機,自2017年正式進入空軍戰斗序列,屈指一算已經有了五年的量產時間。以現如今中國軍工研制能力,再加上充足的國防開支費用和外部壓力,不要說開足馬力成批量生產,就是按常規速度也不止這個數量級。還是參考日本《防衛白皮書》,不過這次是2021年度當時顯示解放軍擁有24架殲-20,相當于用了一年時間增加了26架,平均計算一個月可以量產入役兩架。
殲-20戰斗機
殲-20戰斗機
和平時期月產兩架應該比較合理,但時間上肯定不是從去年才開始,參考各種公開信息初步判斷目前裝備殲-20大約4-6個旅,相當于裝備了150-210架。其實需求量很容易判斷,制約戰斗機裝備數量的因素也就幾個方面,如制造成本、裝備國產化,以及實際作戰需求等,只要不存在這些問題想要多少都可以。
在國防經費相當充足的大背景下,成本因素隨著批量生產基本可以忽略。五代隱形戰斗機核心的超音速巡航能力,早期裝備俄制AL-31FM系列發動機時無法實現,再加上適應性訓練只能小批量裝備,因此早兩年殲-20入役的數量還不是太多。但是隨著WS-10發動機的成功配套,雖然跟WS-15相比性能還有距離,但已經明顯高于AL-31系列。動力完全國產化再加上已經試用了幾年,當然可以動力全開批量生產,從各種照片視頻看一個鏡頭里出現的殲-20越來越多。
殲-20戰斗機
殲-20戰斗機
此外由于潛在對手裝備越來越先進,特別是美國帶頭在周邊部署的五代機越來越多,這種現實需要倒逼殲-20一定要大批量生產。于是參考CNN報道,預計截止2022年裝備數量很可能達到7個旅規模,也就是相當于250架以上殲-20。雖然美媒消息不一定完全可信,在輿論引導“中國威脅論”的背景下多少要打點折,但根據英法等軍事機構評估,這一參考值應該在150-250架之間實際也差不多。目前各大戰區都實現了殲-20的常規部署,甚至在東海南海方向實現了常態化巡航,在美國報道中殲-20已經和F-35面對面接觸。
考慮美國也僅裝備了約180架F-22,殲-20在數量和質量方面擁有絕對的后發優勢。由于受發動機影響,階段性目標定格在200-300架水平比較正常,后續還要為WS-15裝機,以及裝備雙座型預留點空間。而且目前殲-35隱形戰斗機也在入役前夕,除了海軍使用外空軍也有大概率裝備,扣除為它預留的高低搭配數量,最后殲-20的生產目標大致在500架。
殲-35戰斗機
殲-20S戰斗機雙座型
回到更重要的戰略核威懾彈頭數量,日本這個700枚表面看顯然是往高了估,因為今年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年度報告顯示。截止今年初,全球核彈頭總存量高達12705枚,其中俄羅斯最多擁有5977枚,美國第二擁有5428枚,這兩家擁有核彈數量占比全球90%以上。此外法國擁有290枚,英國225枚,巴基斯坦165枚,印度160枚,以色列90枚,新晉核武隊列的朝鮮也有20枚,至于五常中實力前三的中國只有350枚。
這個數據雖然不能百分百準確,但以中國長期奉行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戰略來看,350枚足以自保加最低限度核反擊,偏差也應該不會太大。日本的估算應該是以這個數據為準,預計2027年中國將擁有700枚核彈頭,2030年之后將擁有1000枚核彈頭。不過說實話這組數據和目前國力并不匹配,考慮到中美俄世界前三的軍事實力,參考前兩者核彈擁有數中國至少要擁有2000枚。
中國核力量
2022年各國核武數據
美國將我們視為最主要的對手,從經濟到軍事全方位進行施壓,敢不敢動手主要取決于戰略核威懾夠不夠強大。比如現在美國對俄羅斯也是全面施壓,但到極致之后還是不敢突破,面子還是要給畢竟對方手上有幾千枚彈頭。以俄羅斯這么經典案例做參考,雖然中國GDP已經達到世界第二的水平,而且還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,但強權國家之間明顯不尊重這種軟實力。美國一度認為中方只具備有限戰略核反擊能力,甚至認為有機會提前解除這種威脅,從標準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反擊平臺看,無論核武載具從數量到質量都有很大差距。
在這種大背景下,關于增強中國核武規模成為熱議,比如之前老胡說的將核彈頭快速提高到1000枚,同時大力發展東風-41洲際戰略導彈等。其實只有將轟-20戰略轟炸機、東風系列導彈、巨浪-2/3潛射導彈快速、成比量裝備入役,參考美俄標準將核彈頭數量提高到2000枚左右,這個數字顯然比較符合目前的需求。裝備數量和質量上去后才能令美國感到威懾及重視,只有讓美國感受到開戰將可能回到石器時代,在這種壓力下世界才會和平。
東風-41洲際彈道導彈
巨浪導彈
大國崛起必定面臨各種風險和壓力,最有效的戰略威懾體現在武器裝備,特別是空戰利器殲-20隱形戰斗機,以及戰略核威懾主力核彈。我們不謀求欺壓別人,但絕不容許被人欺負,定個短期目標500架殲-20和2000枚核彈頭,這才有能力應對美國戰略打壓。
殲-20戰斗機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